2022年新工会法实施:了解工会职责与职工权益维护指南
2021年12月24日,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《关于修改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〉的决定》,新工会法将于1月1日起施行, 2022. .
什么是工会?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》第二条规定,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职工自愿组成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。是中国共产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。
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利益,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。
工会的职责是什么?你做什么工作?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》第六条规定,维护职工合法权益、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是工会的基本责任。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,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。
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,推动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,维护职工劳动权益,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
工会依照法律规定,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,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选举、民主协商、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。
工会建立了广泛联系、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,密切联系职工,倾听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,关心职工生活,帮助职工解决困难,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。
工会法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体现了哪些新要求?
修改后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》增加第八条规定: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改革,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,发挥产业工人骨干作用。 、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,保护产业工人。所有权地位造就了一支有理想信念、懂技术、勇于创新、敢于承担责任、做出贡献的强大产业工人队伍。
工会对卡车司机、网约车司机、快递员、外卖员等新业态劳动者有何规定?
近年来,新型就业形式快速发展,成为快速增长的就业模式。在各种新的就业形式中,以外卖、快递、网约车等为代表的平台就业备受关注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》第三条第一款规定,中国境内的企业、事业单位、机关、社会团体(以下统称用人单位)的职工,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,不论其工资收入是否不分国籍、不分种族、性别、职业、宗教信仰、文化程度的人,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、限制。
与之前的工会法相比,新修订的工会法增加了“社会组织”的概念。这扩大了基层工会组织的覆盖面,明确了“社会组织”劳动者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,用工主体类型更加全面准确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》第三条还增加了规定:工会应当适应企业组织形式、职工结构、劳动关系、用工形式等的发展变化,维护劳动者的权利。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。
明确了新就业劳动者加入和组织工会的权利,为工会组织新就业劳动者建立和加入工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。这不仅是工会成员的重要变化,也将催生新的工会组织形式。
当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时,工会是否应当代表职工与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进行协商?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》第二十三条规定,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违反劳动法律、法规,侵犯职工劳动权利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由工会代表工会: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协商,要求企业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采取措施改正的;企业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应当研究处理并向工会反映;企业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拒不改正的,工会可以提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改正。处理:
(一)克扣、拖欠职工工资的;
(二)未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;
(三)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的;
(四)侵犯女职工、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的;
(五)其他严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。
修改后的工会法在工会教育、职工组织义务方面增加了哪些规定?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》第三十二条规定,工会应当会同用人单位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指导,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劳动,保障职工合法权益。国家和单位的财产;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、技术创新、劳动技能竞赛活动,开展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,参加职业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,推进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劳动保护。
上述新的工会义务和任务,既是对推进基层工会改革创新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的总结,也是优化强化工会职能、回应工会需要的立法体现。大多数员工。
修改后的工会法在法律援助方面有何规定?
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》第六十八条规定,工会、共青团、妇女联合会、残疾人联合会等群众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时,本规定参照法律有关规定适用。
修改后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》进行了相应的法律联系,将第二十九条改为第三十条:县级以上总工会为其所属工会和职工提供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依法。服务。
国务院文件2020年第27号
首次提出“集体协商”概念;
2021 年 7 月
中华全国总工会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继发文
要求保护新兴产业工人的权利;
2022 年 1 月 1 日
新工会法实施
如今,新业态不断涌现
就业的重要水库
建立会员资格是为了维持
新产业中工人权利的第一步
未来法律将不断完善
全面保障员工权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