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夜校助力员工技能提升,吕辉等员工充电备战技师考试
工人日报-中国产业网记者 田国磊 通讯员 庞世谦 尹永华
4月15日下午6时30分,陆辉匆匆赶到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培训中心。 “夜校七点开始,先去教室温习一下前几天所学的知识,有不懂的就问老师。”咨询”。
鲁辉是孤东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的一名员工。他今年将参加技术员考试。 “实际操作比较好办,但理论知识很难,我靠自学,无法系统学习。夜校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。”
鲁辉所说的夜校,是孤东采油厂工会通过创新培训学习管理模式,于3月初开设的夜校班。坚持按需授课、求实效的原则,为员工提供精心定制的课程和针对性的辅导。他们充电。
孤东采油厂员工居住的镇距工作地点至少15公里。员工们每天都在来回奔波。他们白天忙于工作,晚上却没有地方学习技能。事实上,针对员工技能考核的需要,各单位也在工作场所举办了一些考前培训,但收效甚微。 “工作和学习矛盾突出,感觉有点像临阵磨枪。”
没有时间参加培训,工作技能和基础知识不够。孤东采油厂党委常委、工会主席张学旺表示,缺乏条件、缺乏提升时间,成为制约员工提升技能的重要因素。
孤东采油厂首席技术员徐浩宇经常遇到员工询问,他们表示希望通过上门培训提高技能。徐浩宇做了调查,发现大多数员工都希望参加培训。
今年年初,采油厂培训中心改造升级完成,立即满足了员工的要求,并于3月初开始了夜校。 “白天没有时间工作,晚上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一些实用知识,养精蓄锐。这样的夜生活挺好的。”学生陈庆华说。
与陆辉对理论知识的“紧”不同,对于去年刚入职的大学生李凯来说,“紧”的是现场实际操作和油藏基础知识。他每天晚上都参加实践项目培训。 “一个半月了,收获很多,对我做好安全生产指挥工作有很大帮助。”
工厂组织了20余人的教学团队,提供更加接地气、深入的企业管理、技能操作、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,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。 “每一堂课都力求图文并茂、通俗易懂,让大家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,学得更轻松。”徐浩宇说。
我白天是员工,晚上是学生。我在夜校课程中“赶上”我需要的知识。陆辉计划在完成油水井分析后继续学习机械制图。李凯计划下个月转向“地质课堂”,更多地了解油藏,“真正成为一名石油人”。
夜校用最实用的管理理念、最先进的专业技术、最规范的操作技能,为员工充电、赋能基层,实现领军人才战略培养、骨干人才梯次培养、后备人才“苗育”。
按照计划,夜校全年完成管理、专业技术、技能等培训班306期,培训学员15000余人。力争新专业技术岗位和重要敏感岗位绩效认证培训全覆盖,持证就业率较高。转岗返岗培训率达到100%,应急实战演练合格率达到100%,技能等级认证合格率达到80%以上。
截至目前,工会夜校已举办12期,参加人数400余人,内容涵盖油水井故障诊断与处理、动态分析、信息技术应用、井下工具、现场生产案例分析等。
为了更好地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与夜校的精准教学相匹配,夜校在坚持长期培训的同时,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。 “只要有10人以上,我们就开设短、快、小班,想学什么就教什么,吸引更多的人来夜校。”徐浩宇说道。